今天给大家分享旅行观察所,其中也会对旅行观察日记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。
1、《徐霞客游记》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。徐霞客,明代地理学家、旅行家和文学家,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《徐霞客游记》,被称为“千古奇人”。《徐霞客游记》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,对地理、水文、地质、植物等现象,均做了详细记录。
2、徐霞客是明朝的人。徐霞客名弘祖,字振之,号霞客,南直隶江阴县人。代地理学家、旅行家和文学家,他经30年考察撰成了60万字地理名著《徐霞客游记》,被称为“千古奇人”。所到之处,探幽寻秘,并记有游记,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、人文、地理、动植物等状况。
3、徐霞客游记是明朝时期的。徐霞客(1586一1641),明代地理学家。名弘祖,字振之,号霞客,江阴(属今江苏)人。幼年好学,博览图经地志。年二十二弃科举,遍游名山大川,足迹所到,北至燕、晋,南及云、贵、两广等十七省,备尝艰险,将其观察所得,按日记载。志在考其形成、水文、地质、植物。
4、《徐霞客游记》是明代写的。《徐霞客游记》是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一部散文游记,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,对地理、水文、地质、植物等现象,均做了详细记录。
5、《徐霞客游记》所属朝代是明代。明末徐弘祖经34年旅行,写有天台山、雁荡山、黄山、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《浙游日记》、《江右游日记》、《楚游日记》、《粤西游日记》、《黔游日记》、《滇游日记》等著作,除佚散者外,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。死后由他人整理成《徐霞客游记》。
1、其一,徐霞客是我国和世界广泛考察喀斯特地貌的卓越先驱。喀斯特地区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间的差异,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、类型及成因,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。仅在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省区,他亲自探查过的洞穴便有270多个,而且一般都有方向、高度、宽度和深度的具体记载。
2、徐霞客尤其对石灰岩地貌(喀斯特地貌、岩溶地貌)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记录,包括溶洞分布,石钟乳、石笋、溶沟、石芽、石梁成因都有详细的考释,是举世第一人。同时对长江源头作了考察,纠正了古代文献对“岷山导江”的错误论断。徐霞客好识友,如云南纳西族土司木增、诗人唐泰。
3、徐霞客一生最大的成就在于他的著作《徐霞客游记》,这本书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涉及今天大半个中国(21个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)的众多山水名胜、奇观异景乃至风俗民情、社会生活等,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,被称为“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”。
4、徐霞客的重要地理学贡献有:对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考察、记述和探索,居世界先进水平,故《徐霞客游记》 是世界上第一部广泛系统地记载和探索喀斯 特地貌的巨著。 纠正了古代文献有关中国水道源流 记载的一些错误,如否定“岷山导江”旧说, 肯定***江乃长江上源的事实。
5、生平背景 徐霞客生于一个家境优渥的书香门第,自幼受家族文化熏陶,博览群书。他对天文、地理等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,成年后更是踏上了实地勘察的旅程。他的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,包括险峻的山脉、荒芜的沙漠以及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。
6、他写下的游记有二百四十多万字,可惜大多失散了。留下来的经过后人整理成书,就是著名的《徐霞客游记》。这部书四十多万字,是把科学和文学溶合在一起的一大“奇书”。 徐霞客的游历,并不是单纯为了寻奇访胜,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,寻找大自然的规律。如他对福建建溪和宁洋溪水流的考察,就是一例。
1、《徐霞客游记》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,明末旅行家徐霞客(1587~1641年)所著。
2、《徐霞客游记》《徐霞客游记》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。明末徐弘祖经30多年旅行,写有天台山、雁荡山、黄山、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《浙游日记》、《江右游日记》、《楚游日记》、《粤西游日记》、《黔游日记》、《滇游日记》等著作,除佚散者外,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。
3、徐霞客游记是徐霞客写的。徐霞客(1587年-1641年),字元晦,号霞客,江苏扬州人,明末著名的地理学家、旅行家、探险家,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游记作家之一。他的《徐霞客游记》是他多年游历的记录,以其详实的文字、独特的观察和精湛的笔墨,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珍贵遗产。
4、徐霞客是明末地理学家、探险家、旅行家和文学家,与马可波罗被誉为“东、西方游圣”。徐霞客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,在山脉、水道、地质和地貌等方面的调查研究都取得了超越前任人的成就,代表作《徐霞客游记》便是记载自己三十余年旅行经历的。
5、著名的科学技术权威、英国的李约瑟博士(DR. J. NEEDHAM)在他编纂的《中国科技史》中,评价徐霞客的成就及其著作《徐霞客游记》时说:他的游记读起来不像是十七世纪学者写的东西,却像一位二十世纪的野外勘测家所写的考察记录;他不但在分析各种地貌上具有惊人的能力,而且能够系统地使用各种专门术语。
6、求真求实,锲而不舍。他凭双脚去走遍大江南北,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去感受,纠正了许多历史上的地理错误。比如经书上说,岷山是长江之源,但是经过考证***江才是。成就千古奇书《徐霞客游记》。这本书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文学价值。
1、”得到父亲地支持,霞客更是把功名利禄抛到九霄云外,一心只想着“遍历九州,足登五岳”。故事二 十九岁那年,他的父亲去世了。他很想外出去寻访名山大川,但是按照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“父母在,不远游”,徐霞客因有老母在堂,所以没有准备马上出游。
2、徐霞客在他二十二岁那年,开始离家外出游历。他先后游历了太湖、洞庭山、天台山、雁荡山、泰山、武夷山和北方的五台山、恒山等名山。每次游历回家,他跟亲友谈起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中的惊险情景,别人都吓得说不出话来,他母亲却听得津津有味。
3、有一天,江边发生了一件怪事,很多人在打捞落水的石狮,却怎么也找不着。这时,一个叫徐霞客的小孩说,只要溯江而上,就能找到石狮。果然石狮找到了,大家都赞誉这个聪颖的小孩。原来他就是长大后成为伟大地理学家、旅行家的徐霞客。
4、徐霞客每次外出归来,给家人和邻居讲自己深入洞穴、攀登悬崖看到的许多奇异现象。听故事的人,常吓得面有惧色,背出冷汗,唯有霞客的母亲听得津津有味,赞扬儿子不畏艰险。这给霞客很大的鼓舞。以后他更加行不避虫蛇,住不怕虎狼,越是别人不敢去的地方,就越要去弄个明白,被称为“奇人”。
5、徐霞客在游历考察过程中,曾经三次遭遇强盗,四次绝粮。湘江遇盗,跳水脱险的事,发生在崇祯九年(1636年)他51岁时的第四次出游中。这次出游,他***考察湖南、湖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出游不久,就在湘江遇到强盗,他的一个同伴受伤,行李、旅费被洗劫一空,人也险些丧命。
关于旅行观察所,以及旅行观察日记的相关信息分享结束,感谢你的耐心阅读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